水圳與家族

大湖生命之脈—金大安圳

為了生活來到大湖圍開墾,身為總結首的江日高背負了眾人的希望,必須有圳才能成田,沒有水圳就無法取水灌溉,但沒想到之前辛苦開鑿的水圳不敵大雨,被氾濫的大水沖垮,已蕩然無存,於是找來值得信賴的張興等人,再次開圳築埤……

那是1812(嘉慶17)年的事了。這群墾民以大湖圍為核心,利用金大安埤引水開圳,共同拓土、劃分佃份,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土地,其中還設有隘丁、隘寮防備來襲的泰雅族。依圳墾田的眾人對如何使用埤圳有很詳細的約定,如埤頭界內各處不許外人佃人放笱拋網和放柴料,或埤內大小魚歸埤長所有,但庄內可以販售且有公定價,甚至連祭祀福德爺油香銀也約定每年由埤長負擔。

員山堡金大安埤圳圖(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提供)
八十佃分佃田園形勢圖(陳重疊先生提供)
八十佃古文書影本(陳重疊先生提供)

姓仔底聚落

八十佃城是員山鄉大湖地區最早的聚落,稱舊城仔。新一波移民則落腳在今湖西村的隘墾城仔處,名為隘丁城,又稱新城仔。更晚一點呂家公厝落成後形成新厝仔,之後陸續進來許多移民,新聚落也就越來越多了。

大湖底有同姓宗族形成「姓仔底」聚落的特色,至今大都還在,較具知名的有如湖北村「菁仔腳陳氏家族」、逸仙村「坔仔底呂氏家族」、湖西村「九芎林仔黃氏家族」,唯湖東村蜊仔埤「周舉人家族」的後代子孫均已搬離,其中以呂氏家族與周氏家族的發展史與水圳關係相當密切。

可能是因水圳毀壞次數太多或修繕不順利,1840(道光20)年墾眾合議將圳道贌給李培園、李成昌,讓他們成為管理人。1846(道光26)年又請當時能人呂媽生永耕管理收租,直到1891(光緒17)年呂家收購了全部的股權,只是兩年後又轉手賣給了新興家族周振三。當地人總說「第一富周有藤,第二富呂青雲」,指的就是這兩個家族。

早期大湖風景
大湖底
大湖底早期民居

呂家生意頭腦好

「坔仔底」顧名思義就是泥濘地,呂氏祖厝是先以大量茅枝和耐水木材打地基,然後再慢慢整地蓋起來,外牆現今仍可見一塊塊土埆磚。這個位置據說風水極好,屋埕外有「三沿水」(湧泉水池、水溝和金大安圳支流)圍繞,屋內也有天然湧泉。呂家利用水文優勢,將自家生產的米利用「駁仔」船,順著金大安埤水接船仔頭溪(今明光寺旁)、五十溪過員山大橋,一路到宜蘭西門銷售。為灌溉自家田地,呂家也租借鄰地李春波舉人的土地,以年繳溝地租(類似借地費)的方式開設鼻仔頭圳,是清代水圳中少數以自有圳地和獨資方式開鑿的圳路。

大湖底呂氏古宅
員山大湖路渡船頭
《宜蘭廳管內埤圳調查書》所錄嘉慶20年2月林國寶李華漢為八寶庄架坡開圳仝立合約坡圳通流灌溉田園供納水租谷石字(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提供)

周家人的風光

周頂來臺以獵鹿致富,同時買田買地,晚年成為「擁有良田七百多公頃,年收租榖一萬五千多石」的鉅富。武舉人周振東為周頂四子,請風水地理師找到員山大湖蜊仔埤的「獅咬球」吉地蓋房子定居,主要收入來自田租、米行、錢莊、布行、油舖以及金大安埤圳的圳租,前述第一富諺語中周有藤就是周振東的三子。周家子孫日後遷出舊居,大宅院也不敵歷史洪流與五十溪的淘洗,如今僅剩餘部分厝基。

周舉人宅遺跡立牌

以水為路

日治時期大湖底路居民都是自大湖底船仔頭渡口載著貨,沿水路直至宜蘭舊城西門卸貨,有的是小生意,有的企圖更大,換上大船轉海運,航向更遠處。然經時光磨蝕,圳道、溪流已不復見舊有地貌,但現今金大安圳依舊是大湖區重要灌溉來源。湖面宛如天鵝形狀的金大安埤(大湖)景色依舊,大大小小的圳道依舊繞著房宅、農田、果園、道路,生生不息地在土地上躍動著。

大湖底船仔頭溪
金大安圳埤及圳路

道光13(1833)年,張萬、張遠、張自在兄弟將位於五圍七結「并帶本洋大圳水通流灌溉充足」的水田一處,及七結城內一處周邊有水圳為界的厝地,一併賣給族親張勇、張泉。依土地所在位置推測,其灌溉水源、水圳應即太山口圳。

道光13年杜賣盡根田契字

咸豐8(1858)年,吧荖鬱社的什八乃將位於社頂「併帶圳水通流灌溉充足」的水田以26大元的價格賣給漢人鄭明陽;四年後,因為生活困頓再向買主「找洗」(即補償賣價)1大元。先後均有蓋印手摹為證。依土地所在位置推測,其灌溉水源應即萬長春圳。

咸豐8年杜賣盡根田契手摹字

光緒11(1885)年,吧荖鬱社土目阿返阿邊將位於歪仔歪社邊「原配自埤圳水通流灌足」的二處田地交給漢佃簡協昌「永耕」,並蓋印手摹為證。依土地所在位置推測,其灌溉水源應即萬長春圳。

光緒11年永耕開墾手摹字

下壯二地方的開拓,咸信於清時係以林文彪為首,因此以結首身分位列先賢名錄,故下壯二也稱林彪城。林文彪亦投資開鑿金大成圳,開鑿成功後便成為當地田園主要的灌溉水源。

《宜蘭廳管內埤圳調查書》收錄之嘉慶16年(1811年)合約字,其中記載「迨嘉慶十二年正月內,鄉勇首劉光疵等邀衆酌議立約,請閣仝吳日、林文彪、劉光疵等出首自備資本,開鑿造築大陂水圳通流,付與衆佃灌溉各份田園。」

壯二鄉勇堂名錄
水圳與城市

眾佃合築太山口圳

水圳彎彎曲曲,每隔數十公尺就橫著一道不同形式的小橋,拱型的洗石子橋、木板拼成的或是樸素如未完工的水泥橋,水圳裡有魚蝦、水草,水清見底,彷彿只要垂一根線就有魚兒上鈎。圳溝兩岸是彎著腰的柳樹,枝葉末梢正撩撥著流水,春天來時,白色柳絮隨風飄散,就像一場美麗的夢境。對老宜蘭人來說,或許還能在太山口圳復刻護城河的圳道裡,記起幼時回憶。

1802(嘉慶7)年間五圍(宜蘭市)初開時,各結眾佃合力築圳,但圳路太小,想再修築卻鳩工不齊未成。直到1807(嘉慶12)年,議請圳戶簡勇等12人,自備工本鑿築,才順利擴大圳路完成太山口圳。

泰山口及金結安圳圖(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提供)

太山口圳入股人數眾多,灌溉面積多達一千餘甲,特別聘請專人管理圳費與維修事宜,圳底租與收納事務則交由進士楊士芳處理。相較於其他水圳佃戶間常因爭水起衝突,太山口圳彼此約定協議清楚,相對爭議少。

就跟其他水圳一樣由於股份轉讓頻繁,楊士芳家族從1865(同治4)年開始計劃性收購股權,在1882(光緒8)年終成太山口圳的大股東。

日治時期水圳漸被收為公有,太山口圳先是被認定為公共埤圳,接著隔年1905(明治38)年連同金結安圳、金大成圳、金新安圳、番仔圳列入第一公共埤圳,並進行修改工程,將五圳匯合共築新的圳頭於員山堡三鬮庄(員山鄉尚德村),再分成兩支線接連舊圳道,將零散渠道重整便於管理,也使灌溉面積大幅增加,改善農業經營環境。

三鬮圳制水門

宜蘭城濠

太山口圳流經員山堡金六結、外員山、擺厘至本城堡宜蘭街,今日連結員山與宜蘭市的重要幹線泰山路,即因此緣故而命名。

太山口圳還有一個較為特殊之處,1812(嘉慶17)年噶瑪蘭設廳,將廳治設於五圍(宜蘭市),當時通判翟淦糾集漳、泉、粵三籍結首分段施工,環城種植刺竹,並以栽小九芎樹補縫,以為城垣,挑挖壕溝,以利防禦。1830(道光10)年通判薩廉,將太山口圳水源引入城濠,深7尺寬5尺,太山口圳正是宜蘭城城濠水供給來源之一。

《噶瑪蘭廳志》有關太山口圳改築描述
1907年宜蘭城城牆和壕溝尚在,太山口圳的水在今舊城南路與護城的壕溝匯合。(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提供)
〈宜蘭郵便電信局室內略圖〉圖中可見宜蘭城濠(高傳棋先生提供)

宜蘭大圳溝的回憶

日治初期殖民政府拆除宜蘭城城牆,西、北兩側護城河被填平成道路,東邊和南邊部分被認定為公共埤圳而保留下來,經整理在兩側遍植柳樹的景觀水道,後來還被命名為「八千代川」。這裡就是老宜蘭人記憶中的大圳溝,尤其是現今宜蘭設治紀念館至土地銀行這一帶,垂柳撩水、水流清澈,當年許多小孩會在護城河旁嬉戲,婦女們就取水洗碗洗衣,小販沿著河岸叫賣,一群人就蹲在河旁邊捧碗邊吃,到了晚上就會有長輩拿出椅子在柳樹旁乘涼聊天。1980年代考量市區發展,將八千代川埋入地下加蓋後,形成了今日的舊城南路與舊城東路,往日情景也就成了回憶。

約1900年公文檔案中仍可見清代宜蘭城牆及城濠的紀錄(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提供)
1901年宜蘭廳廳長官邸土地購買檔案中的城濠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提供)
昭和年間宜蘭護城河稱之為八千代川
1980年以前的護城河樣貌
戰後初期宜蘭市,照片可見到路旁的護城河

時代不同考量也會跟著改變,過去都市開發讓護城河成為暗渠,現代卻思索如何讓人文、自然與生活共存。宜蘭舊城區域,以植物用維管束運輸能量為觀念,重新將以前太山口圳經過的圳道、護城河道,重新在現今光復國小前和中山公園內,以兩岸垂柳的意象復刻,雖然規模與景象無法與昔日比擬,但過去的美好記憶或許也能與未來生活融合一起。

宜蘭市光復國小前太山口圳再現
水圳與族群

冬山客家水圳情

從清朝到日治時代,不少從唐山或臺灣西部來到蘭陽平原開墾的客家人,經歲月流轉,很多人遺忘自己的身份,也不會說客家話了,但境內還留有許多前人開鑿的水圳,其中尤以冬山地區最多。如林寶春圳、林吉記圳、金榮發埤圳、八寶圳,迄今仍為重要灌溉渠道,依稀留有過去生活的印記。

1812(嘉慶17)年林國寶、林秀春、范阿兼、羅天祿等人代表了潮州、惠州跟嘉應州的客家人。受邀來到噶瑪蘭東勢地區拓墾,林國寶和林秀春是親戚,林寶春圳便是取他們名字中的「寶」和「春」而命名,林國寶的父親是赫赫有名的竹塹地區客家領袖林先坤,六家林氏在竹北是客家望族。後來林寶春圳水源有變化,林國寶向火燒圍圳的圳戶詹阿闕購買武荖坑溪(新城溪)取水口一半水權,同治年間林國寶之子武舉人林秋華更買下全部水權,並以林先坤派下公號改名為林吉記圳。

紅水溝堡林寶春圳圖其一(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提供)
紅水溝堡火燒圍(林吉記)圳圖(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提供)

從新城溪引來的水路,到了冬山經分流口,林寶春圳向北,往冬山村、南興村而去。林吉記圳則流向大興村、東城村。時至兩百多年後的今日,這兩條圳仍是同一個取水口,依然是冬山地區重要灌溉水源,並合併稱為冬山圳。

林吉記圳及林寶春圳分水口

客人之城

林吉記圳流經的東城村舊名就叫阿兼城,自是為了紀念此地開拓結首范阿兼,雖然1826(道光6)年賣掉金豐萬圳水權後,不知道他去了哪裡,但居民卻沒有忘記他拓墾的功勞。

如今阿兼城最特別的就是位於聚落中間的福德祠和大大的廟埕廣場,這邊土地的產權歸廟方,居民都是跟土地公借地蓋房子的,不需要付租金,只要繳納政府稅金就行。

阿兼城福德廟及廟埕

紀念前人有情有義

宜蘭人有情有義,從廟宇祭祀也可看出。當年新竹六家林氏發揮開圳專長,在冬瓜山拓墾出大片農田,但後來卻因爭奪水源,屢屢與金豐萬圳互控,以致耗盡家財,最後不得不將水圳賣出。然地方人士卻沒有忘記林國寶的開圳貢獻,眾人捐獻改建聖母祠時,也將林國寶祿位放了進來,並改名為定安宮。

位於冬山鄉市區的定安宮

而靠近阿兼城的大興振安宮是縣內最大三山國王廟,除了祭拜主神,也供奉著「皇清粵東闢創祠祀先賢長生祿位」,清楚寫著當年陳振福等36位先祖名字;丸山保安宮(元帥爺府)也有祭祀開闢先賢的祿位,保留了拓墾重要紀錄。

蘭陽大興振安宮供奉的粵東闢創祠祀先賢長生祿位
蘭陽大興振安宮

隨時光流逝,鄉村地景已朝都市化發展,如阿兼城周圍部分雖仍維持農業景觀,但許多土地已被劃進工業區,圳道兩旁可能出現農田、工廠截然不同的風景。昔日聚落模樣難以恢復,但近年來不少地方人士積極推動客家文化,並成立文物館,希望將阿兼城、火燒城客庄生活故事記憶找回來。

阿兼城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