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籍長老教會傳教士馬偕(Geroge Leslie Mackay,1844〜1901)是最早深入臺灣北部至東部各原住民部落的西方傳教士。馬偕於1871(同治10)年來到臺灣,隔年3月抵達淡水,以臺灣北部為宣教重點,展開長達22年的宣教生涯。1873年10月,馬偕首度進入噶瑪蘭平原,藉由行醫方式,傳播福音。此後,至1882(光緒8年)年12月為止,造訪噶瑪蘭至少26次,建立35所教會。花蓮平原的加禮宛5社,亦是他積極宣教的部落。1890年馬偕首度拜訪花蓮,至1892年連續3年都前往花蓮巡視。19世紀中葉,噶瑪蘭族社會面臨遷徙、流動的巨變,馬偕的傳教足跡亦掌握了族人遷徙移動的路徑,促成集體入教,受洗人數達2,280人。然而隨著馬偕的過世,噶瑪蘭人的基督信仰即逐漸衰微。
馬偕主要在北臺灣傳教。圖為北臺灣教會及佈道所分布圖,可以看到許多噶瑪蘭村落設有教會。("From Far Formosa",1896)
馬偕在蘭陽平原設立35座教會。(吳永華繪製)
在宣教期間,馬偕有意識地採集噶瑪蘭族服飾、文化標本約四十多件,例如蘭陽平原的新娘盛裝禮服、瑪瑙珠、香蕉絲織布、宗教祭儀物品等;馬偕與學生留下的影像,更是一百二十多年前族人的首度「現身」;馬偕的日記不僅紀錄宜蘭的宣教歷程,也是研究噶瑪蘭信仰、生命禮俗等社會文化史的重要資料。
馬偕在1883年2月7日設立打馬煙教會,每次來宜蘭傳教,打馬煙是必訪之所,亦留下許多紀錄。從照片中可見,馬偕的禮拜堂最初經常是租借民宅使用。(真理大學校史館提供)
馬偕觀察到因為瘧疾、嚼食檳榔、抽菸及其他習慣引起的牙疾,是原住民和漢人常受的痛苦。所以馬偕和學生進入噶瑪蘭村落,通常會逐家拜訪患病者,然後在廣場或廟宇石階上唱一兩首讚美歌,其次是拔牙齒、分送藥品,最後講道。從1873年始,馬偕親自拔了21,000顆以上的牙齒。圖為馬偕在武暖教會為民眾拔牙,武暖教會成立於1883年2月13日,是馬偕在宜蘭地區設立的第四所教會。(真理大學校史館提供)
研讀《馬偕日記》或〈臺北的紀錄〉等手稿,可以發現宜蘭平原上的噶瑪蘭教會是馬偕傳教的重要里程碑,惟其對個別信徒的紀錄有限。在19世紀噶瑪蘭族原始史料有限的情況下,長老教會保存的馬偕洗禮簿是極為重要的參考資料。馬偕牧師的洗禮簿與臺灣神學院的「臺灣北部基督長老教會姓名簿」兩份文獻,可以看見噶瑪蘭教會19世紀到20世紀初期的發展。例如,從番社頭教會的洗禮簿可以看到,女性的角色相當活躍,接受基督教信仰的比例很高。而漢姓進入噶瑪蘭族社會的時間,應在1884到1886年間。至於全部落都姓偕,就目前史料所見,是尚待證實的推論。
馬偕於1883年8月19日設立的董門頭教會,據田代安定1895年與抵美福社偕經典傳道的筆談,田代所紀錄的斗門頭即抵美福社。馬偕在1890年9月24日的日記中紀錄: 「……晚上大家聚會,人數65人,雖然下了大雨,有56人領聖餐,有一名嬰兒受洗。這裡共有29個家族,其中21家有田,共118人。」(真理大學校史館提供)
流流仔教會洗禮簿裡有流流社信徒的資料。(原件收藏於淡水基督長老教會)
淡水女學堂於1884年落成,開學時有三十多名女學生入學,大部分是宜蘭地 區的噶瑪蘭族婦女。校長是馬偕,馬偕夫人張聰明和幾位傳道士師母任舍監和教師,開授讀書、寫字、算術、歌唱、地理、婦女技能、聖經歷史和聖經教義等課程。(真理大學校史館提供)
馬偕於宜蘭傳教時所紀錄的噶瑪蘭婦女照片,是目前唯一一張可以清楚顯現噶瑪蘭族女性傳統服飾的圖像。該名女子為偕阿云,父親偕阿篤,為打馬煙社頭人,馬偕為其拔牙而信教,並獻出自己的房子做拜堂。馬偕曾叫偕阿云招募女子上淡水女學堂,她也在女學堂擔任舍監多年。("From Far Formosa",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