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獻顯示噶瑪蘭族在蘭陽平原至少已生存三、四百年。考古的資料,則將歷史拉到更久遠的年代。宜蘭的考古紀錄從日治初期森丑之助(1902)在大里簡發現石斧開始,迄今共發現約70處遺址,主要分布在平原的溪畔、海岸沙丘後方、山麓緩坡。當中有近40處屬於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主要分布在平原海拔10公尺以下的地區,且多位於下游河畔、海岸內側沙丘,多數與舊社位置重疊,與今日所知的噶瑪蘭村落對應,印證噶瑪蘭族已經在宜蘭定居千年以上。遺址所在的環境,除顯示噶瑪蘭族聚落分布的空間特性;從出土的人類食物殘渣,也說明他們善於運用水生資源的文化特性;從陶罐、飾品等多類出土文物中,亦可推測他們以遊耕、狩獵和採集維生,發展出海上貿易網路,能夠從海外取得瑪瑙、玻璃和瓷器等珍貴物品。
大竹圍遺址出土的陶罐。
考古學者劉益昌於1994年在流流社挖掘的陶甑、陶罐,與1897年伊能嘉矩紀錄的噶瑪蘭族器物相同。(伊能嘉矩,1897)
大竹圍考古文化現象。大竹圍遺址位於礁溪鄉白雲村,地處蘭陽平原中略突起的古老沙丘。發現至少包括現代文化層、清代文化層、舊社類型文化層、史前文化層等疊壓堆積,為目前發現第一個多文化層遺址。(林宗評攝)
宜蘭農校的遺址搶救於2006~2007年間進行,位於昔日擺厘社社址內,出土灰坑、墓葬、建築遺構、農業用品、外來飾品等。其中金鯉魚(上圖)是噶瑪蘭人佩帶的重要裝飾品,金絲魚形,質地為銅合金,只見於墓葬內,顯示其相當貴重,做工精細,器形完整,展現出相當高技術水準的製作工藝;金鯉魚亦出現在淇武蘭遺址發現的墓葬中(下圖)。(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提供)
淇武蘭遺址出土的大梭形瑪瑙珠,亦是噶瑪蘭人佩戴的重要裝飾品。淇武蘭遺址出土大量裝飾品,瑪瑙質地飾品皆為珠飾,共783件,是出土標本中唯一以天然礦石直接磨製而成的裝飾品,可窺知當時的住民生活相當富庶。此件瑪瑙珠屬少數較大型、穿孔較正及表面磨製圓滑的瑪瑙質地珠飾,頗具特色,可藉此探究噶瑪蘭人的旋鑽工具及鑽孔技術,具有歷史文化上的重要意義。(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提供)
1852年刊行的《噶瑪蘭廳志》書中有多則對金鯉魚的記載,正可與出土文物相對照。
淇武蘭遺址出土遺物中,數量最多的器物──幾何印文陶罐。(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提供)
淇武蘭遺址的坑穴現象與木柱群。(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提供)
淇武蘭遺址幾乎全部被淹沒在得子口溪河道中,讓位於河面下的遺址挖掘工作困難許多。(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提供)
淇武蘭遺址出土的魚形雕板,木頭雕板多作為房屋的壁板之用。(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提供)
淇武蘭遺址最常見的獸骨是臺灣梅花鹿,說明族人的狩獵行為與飲食習慣,以及蘭陽平原上曾經有梅花鹿活躍的生態現象。(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提供)